卸船机全自动无人值守的可行性现状与未来展望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卸船机全自动无人值守的可行性现状与未来展望

来源:恺德尔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专家 发表日期: 2025-08-28 17:33:00

全球港口正经历智能化转型,卸船机全自动无人值守系统已成为现代化散货码头的核心装备。它通过集成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旨在实现散货装卸的高效、安全、绿色运行。当前,该系统已从概念验证步入规模化应用前夜,其可行性得到了多个成功项目的支撑,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必要性

目前卸船机的操作基本由司机在司机室采用手动或半自动模式进行作业,在抓取煤的过程中,卸船机的抓取点位置由肉眼来判断,作业过程中,司机需要连贯操作起升、开闭、小车以及大车手柄,在整个卸船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对司机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有很大的要求,同时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而增加安全运行风险,设备的频繁启停稳定连贯性对设备的冲击影响也比较大,容易发生撞船、倒斗及过载等风险,影响设备和船只的使用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劳动强度:卸船机运行作业时间长,在作业过程中需实时频繁操作起升、开闭、小车、大车、司机室等诸多机构,作业人员疲劳强度非常大。人工抓取作业时,对司机的操作技巧和专注力要求较高。司机在操作抓斗卸船时,需长时间弯腰低头,容易得颈椎腰椎类的职业病,危害职工职业健康,对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也有很大影响。同时高强度的工作容易增加安全运行风险,并且人工操作易产生机械冲击,影响设备寿命。设备寿命:由于人的主观判断很难确保抓斗的安全抓取位置,在高强度以及夜晚及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容易产生判断误差,造成设备和船只的使用安全。效率偏低:人工操作的效率受到司机人员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制约,很难保证设备高效率的运行。保护装置:卸船机常规臂架防撞限位、大车常规防撞限位等有时失灵,同时大车行走编码定位系统精度低、故障率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卸船机的小车运行轨迹容易与船只发生碰撞,安全事故不易控制。


可行性


  • 安全提升:

    • 本质安全:将操作人员从高风险、高粉尘、狭小的驾驶室环境中彻底解放出来,从根本上杜绝了人因安全事故的可能210。

    • 主动防护:通过多重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视觉)、数字孪生防撞模型4和自动紧急停机机制,系统能有效识别和规避碰撞风险,实现全方位、多层级的安全防护。

  • 环保优势:

    • 粉尘近零排放:封闭式连续作业的螺旋卸船机16或配备了干雾抑尘、封闭导料槽等环保设施的抓斗卸船机,能极大抑制装卸过程中的粉尘逸散,保护周边环境和员工健康。池州电厂的螺旋卸船机实现了“卸煤不见煤”1,其码头抑尘系统使颗粒物浓度大幅降低1。

    • 噪声污染降低:自动化设备通常运行更平稳,噪音更小。

    • 废弃物管理:配套的含煤废水、生活污水回收系统(如池州电厂案例1)确保了码头区域的全面环保。